更新时间:2025-10-16 04:02:16
1.铁梅 独立女性典范,追随者口中的爽飒大女主形象。怒呵退路边撒尿男,尾随猥琐尾随男,家庭工作两手抓,提携后辈女性,不谄媚男性,明白男性不是生活的全部,把男性当作工具人且付诸行动。 2.小叶 独立女性典范追随者,爽飒大女主的模仿者,内心缺爱,在更多元、更复杂的现代关系中,为获取爱,进入世俗规范的游戏,用谎言编织出一副爽飒大女主的外衣,被谎言裹挟,最后完成自我蜕变。 3.小孩 独立女性子宫里孕育的生命体,单亲家庭成长的新独立女性,也是小叶口中,等着长大,建立新游戏规则的小孩。 4.鼓掌 女性工具化,被压迫的具象体现。小孩参加校乐团的表演,特长是“会鼓掌”,尽管小孩知道自己不喜欢鼓掌,只是他们需要一个鼓掌的人,但是为了合群,小孩选择了鼓掌。 5.架子鼓 男性主导社会压迫的象征。小孩第一次拿起鼓槌问的第一句话是“女孩应该怎么打鼓?”。在男性主导的社会规训下,“三从四德”是女孩做女孩的规训,在男鼓手多于女鼓手的规训下,小孩下意识的向小马(男性)询问“我应该遵循什么规训?” 6.女权表演艺术家 新·男性主导社会,压迫象征之一。代表人物:前夫哥。男性通过扮演女权艺术家,左手上野千鹤子(送你一本《上等快乐》),右手结构性压迫,试图通过“共同话题”“思想深度”来附和铁梅及所有人,其实是为了和铁梅复婚,而获得自身利益,在于其他雄性竞争中获得成功。嘴上说的甜,只是披着女权外套,再次进场,实则完成自己欲望的新社会规训。 7.小马 新时代独立男性典范,屏保是妈,拉黑他爸五年,与父权彻底决裂,甘愿沦为工具人,但也渴望进入亲密关系,自我怀疑,徘徊在对方是否觉得自己重要的疑问中,自我否定,然后撤退。寻求和解,但前提是懂礼貌且不破坏气氛。 8.胡医生 新时代父权玩弄女性,压迫象征之二,千足蜈蚣,脚踏十万八千只船,外表温柔,高智,经典话术“这不是你的问题,是我的问题”抢占话语主导权,立自己“有病”人设,博取同情,实际只是不想负责,嫌女性麻烦,但又以玩弄不同女性为傲,即使被揭穿,也能不卑不亢不知廉耻的说出“每个女孩都有自己特别的地方吧”。 9.张家新 父权压迫下生长出来的畸形小男孩。在校乐团的舞台上打架子鼓,即在父权传统的舞台上演出。在老师赞美茉莉的作文并推选茉莉为语文课代表时,毅然决然的站起来“老师,我举报”举报的理由是可笑的“迟到和上课吃零食”。这里既是校园日常生活的写实,也包含在“新思想”成长过程中将遭受质疑的象征。 张家新会找大哥来霸凌茉莉“不许你考的比他好” 张家新会在茉莉拒绝鼓掌后讨好茉莉,理由却是高高在上的否定茉莉“你很可怜” 消失的父亲(前夫哥之茉莉)—无能的丈夫(前夫哥之铁梅)—畸形的儿子(张家新) 完整的传承,被压迫的东亚小孩的真相一生。 10.单亲妈妈 “传统规训生长出的新三从四德”束缚女性起舞的典型压迫之一,铁梅受困于单亲妈妈的称呼中,她想要发帖诉说自己对单亲妈妈的真实感受,斩破世俗传统对单亲妈妈必须是任劳任怨无限付出两鬓斑白垂垂老矣的刻板印象,打破旧时代的规范,却受到旧时代的强烈围攻。 11.对不起 “独立女性”本身即是束缚女性起舞的典型压迫之二,追随者与被追随者的双重套嵌。 小叶在追随模仿独立女性典范的过程中,为显得自己很独立而撒谎,被发现后,向铁梅道歉。 铁梅(独立女性)在“独立”破碎瓦解后,与小叶(追随者)在天台,铁梅对小叶说“总要有人对你说一声对不起” 小叶的道歉:没有做好一个独立女性。 铁梅的道歉:你已经很好了,没有做到也没有关系。 12.生理期 女性与男性共同制造的压迫,饭局上,小叶表示自己吃药控制不让生理期到来。小马表示,在没有谈女朋友前一直以为生理期流的血是蓝色的。生理期不被讨论的原因是男性觉得羞耻于是女性也觉得羞耻,当女性正视讨论,发现男性的无知。因为不讨论所以带来的无知,无知加深刻板印象,导致更深的压迫。 13.色情片 “女为悦己者容”的传统典型化压迫,所有的色情片都是为了满足男性性幻想而制作出来的,根本没有征询过女性意见。从小看色情片长大的男性会以色情片的审美选择配偶,进而反向淘汰不符合色情片审美的配偶,而致使女性为获得配偶而趋附色情片的审美。女性盛装打扮只为满足男性的视觉享受? 女不该为悦己者容,女容为悦己。 ps.男性从来不会有为谁容的困惑,男性打扮自己为了提高在同性中的竞争地位。 14.不要玩她们的游戏了 挣脱铰链,做自己,成为自己的励志宣言。她们的游戏,既指传统文化中的三从四德,也指新文化中的独立女性。包含以上提到的所有压迫与被压迫。不要玩她们的游戏了,既是小叶劝铁梅打破独立女性骗局“你不能再好了”,每个人都可以脆弱,也是小叶自己打破随波逐流做回自己的宣言。 15.“我能发现好东西” 小叶与胡医生第一次回家: 小叶说“我能看见别人看不清的东西” 胡医生问“什么东西” 小叶答“好东西” 巧妙的设计,这里既是小叶喝醉后对胡医生的深情告白:“你就是我的好东西”的写实,并用“好东西”为线索铺垫了后续小叶的人物成长:最开始的好东西是—他人的肯定即外部给的爱—成长为自己的肯定即自己给自己的爱。 另,导演在影片开始就设计这一情节,或许也是在告诉观众,“小叶”这个形象,就是屏幕前的你们每一个人,来吧,用你们的眼睛来找找,什么是“好东西”。 第四堵墙至此打破。 16.登台表演 小孩苦练架子鼓多年,在第一次登台前害怕了,小孩害怕像铁梅一样被攻击,被批评,想着只要自己什么都不做,就没有人能批评。 这里既是小孩登台前退缩的写实,也是“新规则”或者说“新思考”“新观点”“新力量”登台前的退缩比喻。 没有人能给我们足够安全的环境和保护,既然选择战斗,这是必将受到的审视,“只要你想发声,就再无安全可谈,但你要记住,不发声更不安全” 17.做个小孩 这里既是电影最后,小孩登台表演的歌曲《做个小孩》的写实 也是导演对屏幕前观众们“做个小孩”的深情呼唤。 小孩打破心中的恐惧,接过鼓槌,敲响第一个音符,至此全剧被推向最最高潮。 小孩的人物成长:在台下鼓掌—我不再幻想—到找到自己喜欢的架子鼓—拒绝在台下鼓掌—第一次登台—人生有很多种可能。 对应的:被传统观念绑架—失去信心—在小叶和铁梅的帮助下重拾信心—对传统观念说不—茁长成长—前途一片光明。 拨云见导演,非常清晰的、励志的、人物成长曲线,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18.好东西 导演给每一名观众留下的互动空间,影片中多次提及“东西”:好东西、脏东西、鬼东西、算什么东西、在厕所吃东西。你口中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 19.这个世界会好 褪去小孩登台的喜剧收尾,以铁梅为象征的独立女性的崩坏,是导演的悲观底色,但并不是一次投降,而是一次凝视痛苦,和凝视过后的音乐响起。这是导演的勇气,是鸡汤过后的真正温柔。 20.贾樟柯和马可·穆勒 “他们可不是明星”是小孩情窦初开的调侃,也是导演的深情告白,其中滋味,于心有戚戚焉, 21.平遥 国际大都市,和法国一样。真挺不错的。今年依旧没喊我去,可惜。 22.艺辉实验小学 艺辉与导演同名,若是缘分,实在奇妙。 23.无条件投降 面对不正直、不勇敢、没有阅读量的朋友,我的态度和乐队一样:无条件投降 24.女子东西 “好”拆开来看,即为“女子”,女子好,好女子。好东西是女子,女子是好东西。与最后铁梅与小叶的对话呼应。 铁梅:我以为我什么都能做好(女子)我其实什么都没做好(女子) 小叶:你可别再好(女子)了。 25.金句 “我简直不是人,我算什么东西啊”—胡医生 “这是结构性问题”“吃中药也治不好了,这是绝症”—前夫哥 “如果能让你开心,那就是好东西”—小叶 “气氛不会被礼貌破坏,只会被不礼貌破坏”—铁梅 “拒绝绑架,相对自由”—小马 “我正直善良有阅读量我可怜什么?”—小孩 “正是因为我们足够乐观和自信,才可以直面悲剧”—铁梅 “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这个国家拥有那些追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柴 “谁说浪漫永远是浪漫的,不要戳破我的外衣,没特别根本就是俗气,我没有天赋 却也想爱你。” ”三星平衡术,很好的片,但远不及九分以上。让我想起《伦敦生活》,更像是一场欢乐的脱口秀。导演调侃了关于女性主义的一切,包括女性主义本身。唯独没有调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即牙医在女孩吃安眠药后也会出现,前夫哥和小马也会在车里相互安慰,欺负小孩的男生也会说我给你买零食。要勇敢,尊重每个人,包括自己。至此,24.12.18” 是第一次看完影片后我的留言 时隔一年,读了两页书后,恬不知耻的重新回到影片,收获了导演更多的温柔和真诚。 整部影片没有做作的雷点,小到每一个小朋友演员,每个角色都是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的人。影片表达上,没有伟大光荣正能量的歌颂,没有刻意卖惨的收割情感,尖锐的温柔一刀,捅向每个观影人的心脏,最后却流淌成没有人觉得铁梅很惨,没有人觉得小叶很惨,我们和小孩一样,拥有光明的未来。 我只能说,这顿饺子,包的精美绝伦,吃的心甘情愿,包的酣畅淋漓,吃的泪流满面。 抛开本文提到的“压迫与被压迫”角度欣赏,还可以从导演镜头下的“女性在社会中与他人关系”的角度展开欣赏,譬如“铁梅与茉莉”的母女关系,“铁梅与小叶”的偶像与粉丝关系,“铁梅与后辈”的同事关系,“小叶与茉莉”的闺蜜关系……你会发现导演在处理这些关系的时候,并不趋向同质化,而是敏锐的捕捉到其中的不同,在这个不同中亦可窥探生活的复杂性。 导演提供了讨论的角度,让我们手有寸铁。 影片中地铁上,铁梅打盹到一个陌生男人肩膀上,另一旁的陌生女孩子拉着铁梅的衣袖,让铁梅依靠在自己的肩膀上。 不要我攻击你,不要你攻击我,要你困的时候可以依靠我,要你困的时候我可以依靠。 当我们每个人都是追求自由独立的“小叶”时,鼓励我们的导演就是那支“铁梅”。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铁梅,没啥好说的,都在影片里了,我先干为敬。 一部含情脉脉的、未来可期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新时代女性的呐喊与彷徨。 关于女性主义的盒子,我们有太多问题可以讨论。导演打开了她的盒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只是这几个镜头几句话几个意思,但背后却可能是某一个真实的女性,真实的人的一生。并不是每一个“小叶”都能遇到“铁梅”发现“茉莉”。而她们的遭遇,她们的故事,凝聚成了此刻的力量。 总有第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 很多我们看到的压迫,其实在我们看到的时候已经发生了很久,惯性驱使着它滚滚向前,我们拼尽浑身力气,能做到不被碾压的粉碎已经很不容易。 而在更丰富的视野下,我们身为自由人,面对不公,面对压迫,我们会犹豫,徘徊,我们凝视着传统规训,说着表面安全的话,做着表面安全的事,我们鼓掌,因为我们好像擅长鼓掌。 传统规训有它的糖衣炮弹,只要你肯鼓掌,你总能尝到它回报给你的甜头。不正直,不勇敢,很划算,很容易,很轻松。 “习惯了”和“算了都过去了”是阿Q跨越百年的爱与不离不弃。 即使这件事紧紧关系着我们自己的生存状态 “愿中国的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曝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中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你)便是唯一的光。” 愿我们都能接过鼓槌,打出风采,打出精彩。 另一方面需要警醒的是,你以为你可以成为登台的茉莉,你登上了舞台,你要说什么?你有什么思想要和大家分享?你总在争自由,真正给你自由的时候,然后呢,悲伤逆流成河? 你早已习惯在网络上现实中轻飘飘软绵绵发出任何一句不用负责的中伤,诋毁,欺骗…… 此刻,你疯狂想要找出我话语中的漏洞,然后给我带上“打拳”“下头”“油腻”的帽子。你不试图体谅我为什么会说这些话,和我说这些话背后的原因。你只是要否定我,打倒我。 我是张家新,你是张家新二号。 台风过境,坚固华贵的房子被顷刻摧毁,不是因为房子与台风的接触面积大,摩擦力大。 那些在一次又一次台风中生存下来的大树,枝条参差不齐张牙舞爪的长了满天,它们的接触面积更大,却没有被摧毁。 大树屹立不倒的原因是它的根须比房子更深,在夜晚,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独自用力。 至此,没读过上野千鹤子一本,就没读过几本书的我,也敢堂而皇之,冠冕堂皇,一本正经的站在这里高谈阔论大放厥词,是前夫哥给足了我勇气。 呼吁男性文艺工作者,就算被骂“爹味”“老登”“下头”“油腻”,站起来,像个男人一样,站起来,用我们普通又自信的光芒创作一种“女性主义下的男性表达”,也来呐喊和彷徨一下,这大地,才不算寂寞。 但估计写出来可能和我写的差不多,都清新不到哪去。这是我们的原罪,吃中药也治不好。 最后 “我, 拥有些什么, 能去做什么, 我总是犯错, 明天, 也许会寂寞, 也许会困惑, 我依然选择, 做个小孩儿。” 请让音乐响起 致谢 感谢全天下的女孩子们,世界因你们而美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一坨
下一篇:《知否》顾廷煜:天妒英才恨断病榻